1. 加髢的定义与别称
- 名称:加髢(가체)又称“Tali(다리)”,是朝鲜时代(1392-1897)女性佩戴的假发,主要用于装饰和彰显身份。
- 分类:
- 长加髢:地位高的贵族女性(如两班阶层)和妓生(기생)佩戴,造型繁复且体积庞大。
- 短加髢:平民女性使用,较为简洁。
2. 历史背景与使用阶层
- 审美观念:与18世纪欧洲贵族相似,朝鲜社会曾以“越大越重越美”为风尚,假发高度象征财富与地位。
- 禁令颁布:
- 英祖时期(1756年):因过度奢靡导致社会问题(如资源浪费、攀比风气),首次禁止加髢。
- 正祖时期(1788年):进一步强化禁令,推动节俭政策,但宫廷与妓生群体仍被允许在正式场合使用。
3. 替代品“簇头里”(족두리, Jokduri)的兴起
- 19世纪转变:两班女性逐渐以“簇头里”替代加髢。这是一种小巧的帽冠,搭配“正髢”(已婚女性的脑后发髻),体现简约化趋势。
- 宫廷与妓生的坚守:王室女性、女官及妓生在典礼或正式服饰中仍保留加髢,延续传统礼仪象征。
发型类型
长森
正发辫(쪽머리)是一种基本发型,不使用发夹,将头发编成辫子并分层,然后插入发夹。他们还戴着一种叫做 Jeokdu-ri(족두리 )的王冠。

身着韩国传统服饰的年轻“妓生”(歌女)。她有着典型的已婚妇女发型(jjok),这种发型被称为带有发夹的发髻(“pinyo”)。韩国“妓生”或歌女,盛装打扮,唱歌跳舞。在传统的韩国阶级制度中,“妓生”的社会地位最低。他们的女儿也成为“妓生”,儿子则成为奴隶。“妓生”的娱乐艺术类似于日本艺伎。这些专业艺人受过良好的诗歌、音乐、舞蹈和其他形式的社交或艺术娱乐训练。 e20 世纪初期,“妓生”将头发盘成“发髻”,穿的上衣比普通妇女短(约 7-8 英寸)——裙子后部开衩,固定在右侧,而上层阶级妇女的裙子固定在左侧。e 资料来源:Kwon, O-chang。《因果报应,朝鲜时代》,1998 年,第 140 页。
图雷莫利
Turemori(트레머리)是妓生(女性妓生)中流行的发型。将头发与辫子一起编织然后分层,或者将辫子分层放在青毛上。
첩지머리
头巾发里(첩지머리)是女性在宫中穿正式礼服时所佩戴的发型,在头巾发里,在头发中间放置一种名为头巾纸的饰品。当禁止使用 kāmā 时建议这样做。
어여머리
御守(어여머리)是宫中女子着正装时的发型,在正守的头发中央戴上棉冠,周围缠上发簪,再用发卡插入发中。
떠구지머리
德宮縄(떠구지머리 )是女性在宫中穿正式服装时所佩戴的发型,发簪上方会佩戴一种名为德宮き的木制发簪。最初,人们使用由头发制成的 ka-ni,但在 ka-ni 被禁止使用后,Toguji 开始使用它来代替 ka-ni。
凤冠
凤冠(대수머리)是皇后在宫殿中穿正式礼服时,在正装上戴着假发冠的一种发型。文禄战争期间,天皇的王冠丢失 ,人们开始使用用头发制成的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