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档>秦朝>秦王扫六合>六、秦灭六国的过程

六、秦灭六国的过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作为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秦始皇最重要的历史成就是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秦始皇奋六世之余威,恃霸主之势,凭才干之高强,持续不断地攻击各国。秦军轻卒锐兵,所向披靡,威震中原,灭亡六国犹如摧枯拉朽,韩王安、赵王迁、魏王假、楚王负刍、燕王喜、齐王建相继成为其阶下囚。六国的权贵豪强也被一网打尽,成了秦帝国的臣民。
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贾谊《过秦论》曰:“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秦始皇无愧为一代枭雄。
(一)灭韩
韩国是第一个被秦始皇吞灭的东方大国,它也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终于被强邻吞噬的典型。
韩国是三晋之一。韩、赵、魏出自晋国三卿,立国于晋国故地,故称三晋。晋国在春秋时期长期跻身于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之列,政治上也多有革新。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继承了晋国的政治遗产,政治革新的力度较大,所以在政治上、军事上处于优势地位。三晋立国之初,各自励精图治,积极向外扩张,又常常结为联盟,共同对付周边国家。一时三晋国势强盛,兵连天下。
秦国向东方扩张,三晋首当其冲。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长期奉行远交近攻、蚕食三晋的政策,逐步攻占三晋大片领土。战国中后期,三晋与秦国之间的战争,负多胜少。领土的丧失,军力的消耗,使三晋国力不断削弱,先后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当秦国统一天下的时机成熟以后,首先灭亡的也是三晋之国。在三晋中,韩国的国势最弱,地理位置最不利,所以成为最先被秦国灭亡的大国。
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疆域最小,政治改革成效较差,又处于各个强国之间,所以从来不曾强大到足以独自抗衡其他大国的地步。随着大国之间兼并战争的激化,韩国不断受到周边国家的侵扰、蚕食而国力日削。韩国正处在秦国向东方发展的要津。出于对秦国的畏惧和防范,韩国多次参加合纵攻秦,却收效甚微。前254年,韩桓惠王朝秦,称臣纳贡。秦始皇即位以来韩国已经势如累卵。
为了令秦国无暇东顾,使韩国得以待变图存,避免亡国之祸,韩国君臣想出了一个“疲秦之计”。韩王派遣间谍郑国来到秦国。郑国是一位著名的水工,他经过实地考察,建议开凿引泾入洛的郑国渠,以解除关中地区经常发生的旱灾。由于这个建议具有合理性、可行性,所以被采纳。但当工程进行之中,郑国的身份和使命被发觉。秦始皇闻之大怒,欲杀郑国。郑国坦然相告:“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始皇以为然,令他完成此渠并命名曰“郑国渠”。郑国渠首起泾阳瓠口(今陕西泾阳县境内),由西向东,横跨渭北高原,绵延三百余里,可灌溉关中东部泽卤之地四百余万亩。郑国渠水含有大量泥沙,不仅可以用来抗旱,而且有改造盐碱地之效,它使得“关中为沃野,无凶年”。于是“秦以富强,卒并诸侯”。①正所谓“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②
战国末年,秦国相继兴建了先秦最著名的两个大型水利浇灌工程,即秦昭襄王时期蜀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和秦始皇时期的郑国渠,它们使成都平原和关中平原这两个“天府”、“陆海”变成沃野千里,旱涝保丰收,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的农业生产能力。当时各国的战略家们都把农业技术先进和水利设施优越视为秦国的重大战略优势。
秦始皇亲政以来,韩国的境况更加不妙。韩王听说秦国重臣李斯等人极力主张首先灭韩,因而惶惶不可终日。他赶紧招来不受重用的韩非,请教挽救危亡的方略。韩非奉命出使秦国,劝说秦始皇先将矛头对准赵国。韩非的一番说词被秦始皇采纳,又为韩国争取到了数年的寿命。
决心发动统一战争之后,秦国内部在总体战略安排和第一个主要攻击目标的选择上有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摆在秦始皇面前。
第一种意见主张,首先集中兵力吞并韩国。这种主张是李斯提出的,并得到许多朝臣的赞成。李斯鉴于韩国处于秦国东进的首冲地位,又弱小而不堪一击,提出“先取韩以恐他国”③的战略步骤。其战略考虑是:韩国的国土地处秦国腹地附近,严重牵制秦军行动,形同人有腹心之病。如果不先灭韩以解决后顾之忧,而专注于齐、赵,则这块腹心之病随时可能发作。灭韩也符合先弱后强、由近及远的战略。这个意见显然具有合理性。
第二种意见主张首先击溃或灭亡赵国。这种主张以韩非的看法为代表,在秦国内部也有不少赞同者。韩非认为,韩国向秦国称臣纳贡三十余年,经常出兵协助秦国攻击各国,其政治地位“与郡县无异”。而秦赵两国积怨甚深,赵国联络诸侯,秣马厉兵,与秦抗衡,这是秦国之大患。现在秦国重臣主张先灭韩国,“释赵之患,而攘内臣之韩”,这是不明智的。韩国虽小,却众志成城,未必可以战胜。如果攻灭韩国之举导致诸侯震惊,韩国叛秦,赵魏出兵,强化了各国合纵,这是“赵之福而秦之祸也”。④秦国“成霸主之名”的方略应当是:首先把进攻的矛头对准赵国,并以各种手段破坏六国合纵,以迫使楚、魏向秦国称臣,齐、燕与秦国交好。赵国衰败,韩国必亡。待败赵、亡韩之后,再逐个击灭各国,即“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楚)、魏不能独立”。这就叫“一举而三晋亡,从(纵)者败”。⑤韩非的这个分析更加周到,比李斯的主张略胜一筹。
作为出谋划策者,李斯与韩非的政治立场和心态明显不同。李斯是秦始皇的亲信、秦国的大臣,他尽心竭智地为秦国谋取霸业,而韩非则不然。韩非出谋划策的目的是“存韩”、“弱秦”,他受韩王委派,特意到秦国进行游说,以求存续宗国。为了达到目的,他必提出一套主张,讲出一番道理,使秦始皇乐于采纳。韩非有特定的政治目的,又是具有敏锐政治观察力的思想家,尽管他的建议可能有延缓自己的祖国灭亡时限的意图,却综合考虑了政治、军事、外交等因素,不失为正确的战略分析。李斯坚持自己的主张,揭露韩非所献方略是“诈谋”,意在“钓利于秦”。但是,精明的秦始皇经过仔细斟酌,基本采纳了以韩非为代表的第二种意见。其战略意图是:先从北翼重点打击赵国,彻底压倒赵国,使之自顾不暇,无力援助韩、魏,以便于秦国启动逐一击灭六国的战争行动。
秦始皇亲政后的最初几年,其战略重点是全面完成发动统一战争的战略准备。这个时期,秦军的战略目的可以概括为“破赵”二字,重点打击的对象是赵、魏、韩。自秦始皇十一年(前236)起,秦军连续大举攻赵,虽遇到赵国名将李牧的有效抵抗,却大大消耗、削弱了赵国的实力。待赵军丧失了牵制秦军、屏蔽关东、救援韩魏的能力后,秦军立即转移战略目标,发动扫灭六国的战争。
事实证明,秦始皇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六国犹如一条龙蛇,赵国犹如其首。战国后期几次合纵攻秦,赵国都是主要发动者、参与者。秦始皇六年(前241),赵、楚、魏、燕联兵攻秦,就是以赵国为首组织起来的。其余历次合纵攻秦,赵国也都是骨干力量。削弱赵国使之无首,结好齐、楚则断其身腰,秦国就可以一段一段分食龙蛇,鲸吞宇内。秦始皇动用数十万之众,选派得力战将,两度亲临战场,用了七八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个战略任务。弱赵之后,秦始皇不失时机地转移战略目标。赵国一经削弱,韩国举手就擒。赵国一旦灭亡,诸侯土崩瓦解。战争的结局正如韩非所料。
韩非的计谋延长了韩国的寿命,同时也注定了韩国的彻底覆灭。韩非死后,韩王派使节纳地效玺于秦,请为秦臣。在秦始皇为正式启动统一战争作最后的战略准备期间,韩国又维持了一段称臣于秦又独立为王的时日,实际上是苟延残喘。
自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开始,秦始皇将战争目标锁定于灭韩。这一年的九月,秦军大兵压境,韩国为了延续一线生机,被迫剜肉医疮,再次割地求和,献出了南阳全境。占领南阳后,秦始皇没有给韩王留下喘息的机会,转年就命令内史腾灭亡韩国。这时的韩国已经弱不禁风。韩军一战而溃,韩王安被俘。秦始皇把新占领的韩地置为颍川郡。
①《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
②《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
③《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④《韩非子·存韩》
⑤《韩非子·初见秦》
(二)灭赵
在秦始皇所灭各国中,赵国最为顽强。战国后期,秦、赵分居首强、次强之位,赵国成为秦国实现帝业的拦路虎,秦国也成为赵国的眼中钉。两国之间接连发生恶战,伤亡动辄十数万乃至数十万。在统一战争中,赵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它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摧垮了赵国,打天下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一半。自秦始皇即位以来,赵国就是秦国的主要攻击对象,其残余势力一直支撑到最后。经过一二十年的残酷较量,秦始皇才拿下赵国。他也是在基本打垮赵国之后才正式发动统一战争的。赵国彻底灭亡不久,天下就归于一统。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他们都出自殷周之际的蜚廉一支,皆曾因造父受封于赵城,而姓赵。造父就是赵国王室的直系祖先。后来秦国王室的直系祖先非子号为“秦嬴”,成为嬴姓的法定继承人。从此秦、赵各自发展,先后建立国家。
赵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早在成为诸侯以前就在内部实行过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争得民心,不断发展。赵烈侯支持相国公仲连进行政治变革,一方面大讲“王道”、“仁义”,一方面实行“法治”,奉行“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的政策。
赵武灵王的改革使赵国国力迅速增强。赵国处于“四战之地”,经常受到周边强国及匈奴、林胡、楼烦、东胡的侵凌。赵武灵王为了富国强兵,决心实行变革。他“胡服骑射以教百姓”,仿照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装备,建立强大的骑兵,使之成为军队新的主力兵种。骑兵能离能合,易散易聚,灵活机动,适于长途奔袭等运动性很强的野战。这项改革在中国军事史上有重大的意义。战国后期,惟有赵国能够在军事上与秦国长期抗衡,这得益于赵武灵王的改革。
赵惠文王即位以后,任用蔺相如、廉颇、赵奢、乐毅等,内安百姓,外拒强秦,不断攻占齐国、魏国的土地。从此,赵国也就成为秦国的主要对手。但是一系列大战的失利致使赵国衰亡。
战国后期,秦国与赵国是主要对手。在秦始皇即位以前,秦、赵之间的大战主要有阏与之战、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其中长平之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赵王急于战胜秦军,又中了秦国的离间之计,不顾蔺相如等人的劝谏,执意启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结果惨败于长平,被迫割地求和。赵国共损失生力军四十余万人。尽管数年后在魏、楚联军的协助下,赵国赢得邯郸之战,并乘胜进击,迫使秦国放弃此前侵占的魏地河东、赵地太原和韩地上党,使秦军东进势头受挫。然而赵国已经走向衰落,再也没有一个大国可以与秦国抗衡。
在秦始皇正式发动统一战争之前,秦国有一个长期的战略准备阶段。自秦昭襄王时期以来,战略主攻方向就是三晋,主要战争对手就是赵国。赵国的顽强抗击延缓了秦军的前进步伐。阙与之战,秦军遭受严重挫折。长平之战秦军也伤亡过半。邯郸之战,秦军损失惨重。赵国还组织或参与历次合纵攻秦行动。秦庄襄王于前249年灭亡建都于巩的小国东周。又于前247年趁魏、赵与燕大战之机,攻夺魏、赵大片土地。然而由于引发魏信陵君率五国联军救赵,合纵攻秦,秦军败退。
秦军必须首先切断各国之间的有效联系,才能从容地启动统一战争。秦始皇元年(前246),秦军重新发动攻势,全部攻占韩国的上党郡,又平定赵国的晋阳,再次设置太原郡。秦始皇三年(前244),秦将蒙骜攻取韩国十三城。秦始皇五年(前242),秦军兵分两路攻击魏国,定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燕(今河南延津东北)、虚(今河南延津东)、长平(今河南延津长垣西北)、雍丘(今河南杞县)、山阳城(今河南焦作东南),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秦国通过攻夺魏、韩的城池,不断向中原发展。自设立东郡并进一步扩大战果之后,秦国国土向东大大延伸,已与齐国接壤。基本上将六国分割于南北,并对韩、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秦军的这些战果震动了各国。在赵国将领庞煖的组织下,韩、魏、赵、卫、楚五国发动了战国时期最后一次合纵攻秦。秦始皇六年(前241),秦军击退五国联军的进攻,又攻取魏国的朝歌(今河南淇县)及其附庸卫国。从此以后。被分割南北的六国再也没有组织联合军事行动。这个阶段战略目标的基本实现,为统一战争的启动创造了条件。
表面上看,赵国亡于军事失利,而导致军事失利的重要原因在于赵王无能、政治腐败、将兵不和。同时秦始皇的反间计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赵国多良将,而他们的才智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廉颇、李牧等人或出亡,或被杀。赵国自毁长城,焉能不亡。
廉颇是中国古代名将之一。赵国没有充分信任廉颇是导致战争失利、国势衰落的重要原因。廉颇曾率赵国多次击败齐、魏、韩等,“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官居上卿。秦赵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判断失误。他不采廉颇之谋,结果全军覆没。前251年,赵国以廉颇为将,大破来犯的燕军,迫使燕国割五城请和。廉颇被封为信平君,并代行相国职权。赵悼襄王立,任命乐乘成取代廉颇。廉颇遂投奔魏国。秦始皇十二年(前235),赵王迁即位,朝政操纵在宠臣郭开的手中。赵国屡败于秦兵,赵王想重新启用廉颇。他派使者探视廉颇,看其尚可用否。“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郭开与廉颇有仇,他贿赂使者,令其贬损廉颇。使者还报赵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一作“屎”)矣。”①赵王以为廉颇老迈无用,没有重新启用他。廉颇客死他乡,而赵国失一良将。
李牧,战国名将之一。赵王听信郭开的谗言,错杀李牧,加速了赵国的灭亡。李牧久经沙场,足智多谋,功勋卓著。他统帅十五万大军防御匈奴,设计诱敌深入。史称“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②
秦始皇十七年(前230),赵国大旱,遍地饥馑,人心浮动,谣言四起,民谣曰:“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③秦始皇抓住战机,在灭韩后立即组织大规模军事行动,集中精锐部队兴兵伐赵。他令王翦率领上党秦军直下井陉,杨端和率领河内秦军围攻邯郸城。赵王派李牧、司马尚统帅赵军抵御秦军。名将王翦与李牧对阵疆场,真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军对垒,相持不下,达一年之久。
此时,秦始皇再次动用反间之计。他派人以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令其离间赵王君臣。郭开向赵王诬告李牧、司马尚作战不力,图谋叛降秦。赵王听信谗言,派遣赵葱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认为这两人不是王翦等秦将的对手,便违抗王命,拒绝交出军权。赵王竟派人秘密逮捕李牧,处以死刑。司马尚也被免职。
君主昏聩,权臣当道,致使李牧冤死。赵国良将尽丧,军心涣散。王翦等人趁机进兵,猛烈攻击,破赵军,杀赵葱,攻克邯郸,随后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赵国基本灭亡。此时距李牧之死仅相隔数月。赵公子嘉逃亡代郡,自立为代王,为赵国宗室延一线之脉。数年后,秦军灭代。至此赵国彻底灭亡。
①②《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三)灭魏
魏国是第二个被秦始皇彻底灭亡的大国。魏国是三晋之一。战国初期,魏国国势强盛,一度居于首强的地位。但是由于内政、外交、军事的失策,很快便一蹶不振。临近灭亡的魏国与韩国相类似。
魏相李悝主持的变法是战国时期第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改革。这些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政治上,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制度,冲破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这时的魏国在中央设置可以任免相、将,在郡、县设置可以任免守、令,还制定了系统的法典《法经》。在经济上,采取“尽地力”、“善平籴”的政策,即兴修水利,开发川泽,鼓励开荒,并以平籴法调节粮价。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军事上,建立名为“武卒”的常备军。据说选拔“武卒”的标准是:身穿全副铠甲,肩负十二石的弓和五十支箭,手持长矛,头戴盔,腰系剑,携三天食粮,日行百里(约合今25公里)。选中者奖给田宅,免除全家徭役。这就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个变法活动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全面确立了魏国的强国地位。魏文侯严明法制,推行宪令,“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行四海”。①魏国迅速发展成为七雄中的首强。
魏文侯、武侯时期,借助强大的实力和三晋的联盟,魏国四面出击。先夺取秦国的河西地区,灭亡中山国。然后又组织三国联军攻破齐国长城,并屡次打败楚军。前391年,魏国占据大梁等地,并继续向黄河以南发展。魏惠王时期,魏军又先后对韩、赵用兵,攻战大片土地。经过几十年的经营,魏国领土迅速扩大,控制着大片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前344年,魏国发起并主持了“逢泽(今河南开封附近)之会”,在这次盟会上魏国称王。
然而“逢泽之会”在魏国发展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既是魏国霸权的高潮,又是魏国衰落的起点。魏国的衰落还与统治集团在军事、政治、外交方面举措失当有直接的关系。魏惠王及其主要辅臣庞涓等人自恃强大,穷兵黩武,四面树敌,使魏国陷于孤立。魏惠王缺乏战略头脑,多次受挫,却不能吸取教训,这是导致魏国在争霸战争中失利的主观因素。在著名的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魏军均告失利。前341年,齐威王以田忌、田婴为将,以孙膑为军师,出兵攻魏救韩。齐军直逼魏国都城大梁。魏惠王命令魏军主力回兵,以太子申为上将军,以庞涓为军师,率兵十万应击齐军。齐军主将田忌采纳军师孙膑的建议,以“增兵减灶”的方法迷惑魏国,诱敌深入。庞涓果然中计,以轻兵锐卒,兼程追击,结果在马陵陷入齐军埋伏。庞涓兵败自杀。齐军乘胜进击,俘获魏军主将太子申,先后歼灭魏国主力军十余万人。魏国被迫向齐国做出让步,同意分享中原霸权,互尊对方为王。这标志着魏国首强地位的彻底丧失。
随着东齐、西秦的崛起,魏国再也没有重振雄风。魏国在齐、秦两强的夹击下,屡遭惨败,还不断招致楚、赵等国的征伐。逐渐强盛的秦国不断攻击魏国,魏国处于被日益蚕食的境地。秦国相继占有了河西、上郡及河东、河南部分土地,黄河天险完全被秦国控制。到秦昭襄王时期,魏国向秦国称臣。
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魏国之败首先应归咎于内政不修,其中人才的流失最为严重。秦孝公的首辅商鞅、秦昭襄王的丞相范雎都是由于不得志于魏国而流亡到秦国的。秦始皇时期的尉缭也是魏国人。就连王室宗亲信陵君无忌也无法为其国大展其才。
信陵君无忌是魏安釐王异母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广揽人才,“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他通晓兵法,颇富韬略,并多次率各国联军与秦军对垒,战而胜之,威震天下。据说“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可是“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迫使信陵君长期流亡在外。
秦始皇的反间计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信陵君一度重新统帅魏军,为了除掉这个敌国的大将,秦始皇令人携带金万斤赴魏,收买信陵君的仇家。他们诋毁信陵君,对魏王说:“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毕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国还故意多次派遣使者,无中生有地祝贺无忌为魏王。魏王心中生疑,剥夺了信陵君的军权。从此信陵君“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②
秦始皇四年(前234),信陵君、魏安釐王先后死去。后来秦军兵分两路攻击魏国,取二十城。又击退五国联军,又攻取魏国的朝歌(今河南淇县)及其附庸卫国。从此秦国与齐国接壤,对韩、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此后秦军继续蚕食魏国。秦始皇九年(前238)令秦将扬端和伐魏,攻占一批城池,进逼魏都大梁。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秦将王贲击楚,楚兵败。王贲率得胜之师回兵击魏。秦军掘开黄河大堤,引水灌魏都大梁。历时三月,城墙崩塌,魏王假被迫投降。魏国灭亡。
①《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②《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四)灭楚
楚国是秦始皇彻底吞灭的第三个大国。灭亡韩、魏之后,秦始皇立即集中兵力解决地处南方的楚国。楚国在劫难逃。楚国之亡的过程类似于赵国,它几经恶战终于不敌一个更强大的对手。
春秋以来,楚国迅速发展,长期称雄一方,并与齐、晋争霸。前390年左右,吴起由魏入楚,受到楚悼王的器重。一年后,他担任楚国令尹,主持变法。吴起认为,楚国之所以“贫国弱兵”,是因为“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他们“上逼主而下虐民”。他“明法审令”,裁减无能之臣,革除封君的一些特权,整顿楚国的政治风气,以强化君主集权。他扩充甲兵,率兵出击,“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①楚悼王去世,吴起也被反对变法的贵戚大臣联手攻杀。吴起死后,许多变法措施没有坚持下去。
楚国最早称王,一直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诸侯之一。在春秋战国之际,楚国堪称首强。前307年,楚国吞灭疆域仅次于它的越国,夺取吴越之地,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扩张。当时各大国的疆域以楚国为最大。楚国占有中国南部、东部、中部的广袤地区,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兵精粮足,国势强盛。虽然魏、齐、秦、赵的兴盛使楚国的优势地位相对弱化,而在纵横捭阖的大国较量中,仍有“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②的说法。
但是,楚国与魏、齐、秦、赵等国相比较,新制度发展举步维艰。楚国本是最早出现郡县制的国家之一。但是,吴起变法的时间较短,又昙花一现,变法的广度和力度也明显逊色于李悝变法、商鞅变法。因此,楚国的军政大权始终掌握在昭、景、屈三大贵戚手中,体制比较落后,吏制比较腐败。韩非认为:“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而富强。”③从当时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来看,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度、广度是决定兴衰强弱的主要因素。楚秦实力的此消彼长就是很有说服力的证据。
在战国七雄竞争的关键阶段,楚国出了一位昏庸的君主,这就是楚怀王。他在政治、军事、外交上的一再失误,导致楚国在大国竞争中彻底失去了固有的优势地位。
齐、楚是东方两个最强的国家。齐、楚一度联手抑制秦国,取得成效。前313年,秦国派张仪游说楚怀王。张仪以奉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为诱饵,劝说楚怀王与齐国断交。楚怀王缺乏战略眼光,又贪图小利,果然与齐国断交。此时张仪改口说当初仅许以六里封邑献给楚国。楚怀王大怒,遂与秦国断交,派屈匄率兵攻秦。楚国“西起秦患,东绝齐交”,同时与齐、秦两个大国交恶。楚怀王“以怒兴师”,犯了兵家大忌。前312年,楚军与秦军交战于丹阳(今河南丹水北),楚军败绩。秦军俘获楚军主将屈匄及其副将,斩首八万,占地六百里。楚国的汉中郡(今陕西东南汉水流域和湖北西北)从此纳入秦国的版图。楚怀王恼羞成怒,不讲谋略,不计后果,竟调动全国军队与秦国战于蓝田(今湖北钟祥西北)。结果楚军再一次被打败。
腐败的政治加速了楚国的灭亡。楚怀王身边也有能臣,屈原就是最著名的一个。楚怀王一度信任屈原,任命他为左徒,令其参议军国大事。后来楚怀王听信宠姬郑袖、权臣靳尚、上官大夫等人的谗言,改变了对屈原的态度。前299年,秦王以结盟为诱饵,诓骗楚怀王到武关赴会。屈原曾劝阻他,但楚怀王听信子兰之言,贸然赴会,被秦军劫持,客死于秦国。
楚怀王以后,楚国政治没有太大起色,而秦国在秦昭襄王统治下更加强盛。秦楚之间的历次战争,秦军胜多负少。前280年,秦军“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前279年,秦将白起拔楚西陵。前278年,白起攻楚国首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毁楚国先王墓夷陵。楚襄王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前277年,秦军又占领楚国的巫郡、黔中郡。后来楚军虽收复部分失地,但是疆域大大缩小,国势今非昔比。
春申君时期,楚国一度复强。他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因辅佐楚考烈王有功,获得封号,就任楚相。秦赵邯郸之战,他率军救赵,与信陵君等联手击败秦军,追至函谷关。数年后,他又北伐灭鲁,但李园政变断送了春申君的性命,也破坏了楚国国力恢复的势头。李园是春申君的舍人,他贪图富贵,将妹妹进献给春申君。待妹妹怀有身孕后,怂恿春申君将这位美女献给楚王。春申君欣然采纳。“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李园之妹成为王后,他也获得楚王的宠幸。李园担心春申君泄露天机,“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有人劝春申君应有所防范,他却不以为然,结果“当断不断,反受其乱”。④秦始皇九年(前238),楚考烈王卒。李园设伏于王宫的棘门之内,将春申君刺杀。太子即位,是为楚幽王。
此后,楚国内部政局不稳,又遭到魏、秦联军攻击。秦始皇十九年(前228),楚幽王卒,同母弟犹代立。楚哀王即位仅二月余,庶兄负刍袭杀哀王而自立为王。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6),秦将王贲击楚,取十余城。秦始皇决计趁势灭楚。
在商讨灭楚之策时,王翦与李信对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估计不同。王翦认为非倾秦军主力不可,而李信认为用20万兵力足以灭楚。李信年少壮勇,骁勇善战,曾经以数千兵马,破燕军,俘获燕太子丹,深得秦始皇的赏识。于是采纳了李信的方案,王翦回归故里频阳。李信与蒙恬统帅秦军伐楚,初战告捷。李信攻克平舆(今河南平舆西北),蒙恬攻克寝(今河南沈丘东南),大破楚军。李信又攻破鄢郢,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军会师城父(今安徽亳州市东南)。李信轻举冒进,长驱千里。楚军趁机尾追跟进,连续攻击三日三夜,大破李信军。楚军攻破两座营垒,杀死秦军七个都尉,秦军落荒而逃。秦始皇闻讯立即赶赴频阳,向王翦承认自己判断失误。他亲手授予王翦上将军将印,又以下嫁信阳公主、赏赐大量田宅为手段,深结其心。
王翦取代李信,挂帅出征,率秦军主力六十万人击楚。秦、楚两国主力会战中原。王翦坚壁固守,养精蓄锐,疲惫敌军。王翦趁楚军移师东去之机,率精锐追击,杀其将军项燕。秦军乘胜攻城掠地,虏楚王负刍。接着秦军挺进江南,攻占附庸于楚国的越国,越君降秦。仅用一年多的时间,王翦便彻底灭亡了楚国。
①《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②《战国策·楚策一》
③《韩非子·问田》
④《史记》卷八十七《春申君列传》
(五)灭燕
春秋以前的燕国国势较弱,战国以来逐渐强盛,但仍比诸雄要弱一些。燕国的社会改革晚于各国,最值得夸耀的功业莫过于燕昭王变法图强,几乎将齐国灭掉。
前315年,燕王哙效仿古代的禅让制度,将王位禅让给子之,引起政治动荡。齐宣王采纳孟子的意见,举兵伐燕,很快攻破燕都。燕王哙身死,子之被杀,燕国几乎灭亡。
燕昭王即位后,发愤图强,誓雪先王之耻,“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于是“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①前284年,燕国参与五国攻齐。燕昭王以乐毅为将,命其直接进攻齐都临淄。半年之间,乐毅连下七十余城,几乎灭亡齐国。
战国中后期,燕国染指中原,多次参与合纵攻秦,与齐、赵也互有征伐。其中燕国与赵国之间战事频繁,虽负多胜少,却加速了赵国的衰落。唇亡齿寒,失去了赵国的屏蔽后,燕国也就直接暴露在秦军的兵锋面前。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秦国击破赵、燕,得益于二雄相争。燕赵两强为邻,势必互有争夺,战事频繁。秦国利用两国相争,坐收渔翁之利,最终一举而兼得鹬蚌,一战并擒双雄。
燕赵第一场恶战发生在前251年。在此之前的秦赵长平之战、邯郸之战,赵国损失惨重。燕王喜目光短浅,欲趁机攻赵,首开兵衅。他不听昌国君乐间的劝阻,出动六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伐赵。赵国派廉颇率军八万抵抗,将两路燕军击溃。廉颇包围燕都,迫使燕国割地请和。
在秦始皇统治时期,燕赵之间战事不断,秦国相机介入其中。秦始皇四年(前243),赵王派李牧攻燕,占领武遂、方城。转年,燕王派剧辛率军击赵,赵王令庞煖率军御敌。剧辛、庞煖本是故交,他们各为其主,相互厮杀。庞煖消灭燕军二万,杀剧辛。秦始皇十一年(前236),赵将庞煖再次攻燕,夺取狸、阳城。秦始皇遂以救燕为名,派王翦、杨端和击赵,连克九座城池。秦赵两国的对决进入尾声,燕国岌岌可危。
秦赵大战犹酣之际,在秦国做质子的燕国太子丹亡归故国。为了挽救燕国的危亡,他亲自导演了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
太子丹本是秦始皇孩提时代的挚友。当初太子丹在赵国做质子,曾与嬴政是伙伴。可是,嬴政立为秦王,太子丹质于秦,而嬴政待之甚薄,不加礼遇。太子丹备遭凌辱,怒火中烧。
秦始皇十五年(前232),太子丹寻机潜逃回国。他清醒地看到燕与秦势不两立,秦国“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他急于弱秦复仇,于是与太辅鞠武商议对策。鞠武劝他静观待变,不要因急于复仇而招惹强秦。
过了一段时间,秦将樊於期获罪,逃亡至燕,投在太子丹门下。鞠武认为,强秦积怨于燕,已足以令燕国心寒胆战,太子丹潜逃更加深了怨恨,如果再收留秦国叛将,势必激怒秦王。这就像将肉块投放于饿虎必经之路一样,势必被吞噬。他主张尽快将樊於期遣送出境,联合三晋、齐、楚和匈奴共同对付秦国。太子丹认为这个方略很难收到成效,所以积极筹划刺杀秦王。荆轲因此而名著史册。
荆轲,卫国人,燕人称之为荆卿。他“好读书击剑”,有谋略,有胆识,“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他是一位慷慨悲歌之士。荆轲嗜酒,每日与两位至交好友高渐离及狗屠饮于燕市。酒酣耳热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欢歌悲泣,旁若无人。燕国处士田光知其非寻常之人而善待之。
秦始皇灭韩攻赵,燕国情势紧迫,太子丹向田光请教对策,田光把荆轲推荐给他。太子丹恳请荆轲担当刺秦重任。他认为:“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②燕国弱小,不是秦国的对手,而诸侯畏惧强秦,不敢联手抗秦。因此,最佳的方略是派遣勇士出使秦国,设法胁迫秦王全部归还侵占各国的领土。如若无法实现,不妨刺杀秦王。这样一来,“彼秦大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荆轲略表推辞,见太子丹顿首固请,便慨然允诺。于是太子丹尊荆轲为上卿,优礼备至,提供最好的住房、食品和奇珍异物,“车马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秦始皇十九年(前228),王翦破赵,虏赵王,进兵至燕国南界,寻机渡过易水伐燕。燕国上下震动。太子丹敦促荆轲尽快赴秦。荆轲请求两样东西,一是燕地督亢的地图,二是樊於期的首级。他认为,秦始皇急于夺取燕国领土,又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缉捕樊於期,献上这两样礼物,可以获得秦王的信任。太子丹当即答应提供地图,而樊於期的人头则不忍心。荆轲亲自面见樊於期。樊於期报仇心切,当即自刎而死。
太子丹又为荆轲提供了四个条件:一是赵国工匠徐夫人锻造的匕首。这种匕首价值百金,锋利无比,又以毒药淬之,可以见血封喉。匕首藏于地图之中,以便携入秦宫。二是燕国勇士秦舞阳。他“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太子丹令秦舞阳为荆轲副手。三是敢死之士二十余人。众勇士也随从入秦。四是价值千金的财物,供荆轲打通关节使用。
荆轲还约一位朋友同行,由于路途遥远,尚未赶到。太子丹急不可待,怀疑荆轲有改悔之意。荆轲怒,立即出发。太子丹及其亲信宾客都身穿白色衣冠送行。在易水岸边,众人敬酒壮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至秦,通过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向秦王进言:燕国“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还送来樊於期的人头。秦始皇闻之大喜,于是决定身着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
荆轲等人奉命晋见。荆轲捧着樊於期头匣,秦舞阳捧着地图匣,顺次入殿。走到秦宫殿王位的台阶下,秦舞阳被威严的朝仪所震慑,脸色变,身体颤抖,群臣产生怀疑。荆轲回顾舞阳,微微一笑,走上前去向秦王谢罪,请求宽恕这个没有见过大世面而有失礼节的蛮夷之人。嬴政不加怪罪,下令献上地图。荆轲从容展开地图,“图穷而匕首见”。他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持匕首猛刺。“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根据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事发于不测,而群臣手无寸铁,只能“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情急之中,提起药囊击打荆轲。嬴政惊惶失措,不知所为。经左右提醒,他把剑匣推到身后斜抽出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身受重伤,毫不畏惧,奋力将匕首掷向秦王,击中桐柱。嬴政连砍荆轲八剑。荆轲自知刺秦失败,他倚柱而笑,叉开腿坐着,大骂秦王,说:“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这时左右侍卫一拥而上,杀死荆轲。嬴政惊魂方定,“不怡者良久”。
太子丹设谋刺杀秦王,实为下策,也是无奈之举。从当时的形势看,无论荆轲刺秦是否成功,都很难挽救燕国覆灭的命运。荆轲刺秦这件事本身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而荆轲的为人还是令人钦敬的。“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荆轲文韬武略皆佳,侠义胆识具备,可惜不得其用,只能以刺客闻名于世。慷慨悲壮的事迹,令人赞叹不已。
荆轲刺秦王加速了燕国的灭亡。秦始皇大怒,下令增兵伐燕。燕、代也合兵抗秦。两国之兵难以抵御强大的攻势,被王翦、辛胜、李信等秦将打得落花流水,四散奔逃。秦国破燕、代于易水之西,乘胜进逼燕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
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6),蓟城失陷,燕王喜与太子丹退守辽东。李信率数千精锐追击,再破燕军。燕王喜被迫采纳代王赵嘉之策,主动将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国,以求宽恕。
燕王斩太子丹以献秦只能收一时之效。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始皇先后在南北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派王贲为将,统帅重兵,挥师北进,先攻辽东,俘燕王喜,然后回兵攻代,虏代王嘉。为了隆重庆祝这一胜利,这年五月秦始皇下令“天下大酺”,恩准天下臣民饮酒欢乐。五国皆亡于秦始皇之手,剩下的只有偏安一隅的齐国了。
①《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
②《史记》卷六十八《刺客列传》
(六)灭齐
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秦始皇吞灭的大国。在战国七雄中,齐国的强国地位确立最早,维持时间也最久。自西周建立以来,齐国就一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齐国地处古称“海岱之区”的齐鲁文化区域,文明程度比较高,政治改革也起步较早,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在春秋时期,齐桓公是第一位名副其实的霸主。在战国时期,齐国的综合实力也属一流,战国中期,一度出现“秦与齐争长”的局面,两国还曾相约东西并称帝。可是这样一个大国在强大的秦国面前竟然不战而亡。
在齐威王、齐宣王时期,齐国曾盛极一时。齐威王励精图治,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又任用著名兵法家孙膑为军师。他革新政治,任贤纳谏,果断地清理官场积弊,使齐国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齐国起兵西击赵、卫,迫使赵国归还侵占了的国土和长城。田忌、孙膑又先后以“围魏救赵”、“增兵减灶”之计,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大破魏国军队。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内乱,迅速攻占燕国都城,杀燕王哙和燕相子之。前301年,齐国联合魏国、韩国进攻楚国,大破楚军于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前298年,齐、魏、韩三国合纵攻秦,与秦军相持三年,终于攻破函谷关,迫使秦国归还部分此前占据的魏国、韩国土地。于是齐国对魏、燕、楚、秦占有优势。当此之时,齐国威震诸侯。前288年,秦昭襄王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不久齐国违背盟约,迫使秦国取消帝号。这表明了当时齐国与秦国是东西对峙的两大强国。
然而齐国也正是从此走向衰落。祸殃起因于齐湣王灭宋。前286年,齐湣王与魏、楚“灭宋而三分其地”。他还图谋进而南侵楚国淮北地,西侵三晋,胁迫邹国、鲁国称臣,进而吞并周王室。结果招致秦、赵、韩、魏、燕五国联合攻齐。燕昭王欲报当年齐国伐燕之仇,积极参与组织合纵。他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率兵伐齐。齐国一败涂地。齐湣王逃奔到莒,不久被杀死。幸而田单坚守即墨(今山东平度境内),利用燕军中途换将,连施妙计,以火牛阵攻杀燕将骑劫,乘胜追击。各地齐人纷纷起兵,很快收复失地。经历一场浩劫的田齐虽得以光复,却从此一蹶不振。
齐国的外交政策受秦国外交活动的影响很大。秦始皇用兵六国之时,担心齐、赵联合,特派荆苏等人出使齐国,以计谋断绝齐赵之交。君王后死,后胜为齐相。秦国间谍以重金贿赂后胜,唆使他派遣众多宾客出使秦国。秦国又以重金收买这些齐国使者,使他们为秦国效力。这些使者纷纷劝说齐王奉行与秦亲善的政策。齐国长期奉行“朝秦”政策,“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
齐国不仅不援助遭受秦军攻击的其他五国,而且也不做抵抗秦国入侵的准备。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齐国成为秦国最后一个对手,齐王建与其相后胜这才开始仓促备战,“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①可是当亡国之祸降临的时刻,原本强大到足以称帝的齐国却只能束手被擒,不仅毫无反击之力,就连抵御、反击的意志也丧失殆尽。
亡齐是秦始皇的既定之策,与齐亲善是表面现象。据说王翦灭燕之时,秦始皇曾与众将商议:“齐、楚何先?”李信曰:“楚地广,齐地狭,楚人勇,齐人怯,请先从事于易。”李信的见解仅从军事角度着眼,而从齐国的实际状况看,先灭楚国更有利。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将王贲率破楚扫燕灭代的得胜之师兵临齐境。齐国在劫难逃。
究竟是战还是降,齐国内部有两种意见。即墨大夫、雍门司马是主战派的代表。即墨大夫认为齐国有战胜秦国的可能性,他指出:“齐地方数千里,带甲数百万。夫三晋大夫皆不使秦,而在阿、鄄之间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之众,使收三晋之故地,即临晋之关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为秦,而在王城南下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之师,使收楚故地,即武关可以入矣。如此,则齐威可立,秦国可亡。夫舍南面之称制,乃西面而事秦,为大王不取也。”②当时,齐国实力尚存,军队完好无损。各国贵族多逃亡齐国,寻机报亡国之恨,这也是一支可借用的力量。如果齐国君臣一心,借助各国人才,组织全国军民,尚足以一战。五国刚刚覆灭不久,各地还有图谋叛秦活动,一旦齐军挫败秦军,也存在着扭转局势的可能性。但是,齐王建和后胜一心事秦、降秦。齐国准备不足,军民也得不到有效的组织,因此,“以秦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③
秦始皇恩威兼施,一方面大兵压境,一方面诱齐降秦。秦使陈驰劝说齐王建降秦称臣,答应以五百里之地作为他的封邑。“齐王不听即墨大夫,而听陈驰,遂入秦”。可是秦国把他安置在边远的共邑,将他活活饿死在当地荒僻的松柏之间。齐王建任用奸佞,苟且偷安,终于招致杀身亡国之祸。从此,“天下壹并于秦,秦王政立号为皇帝”。
①《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②《战国策·齐策一》
③《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六、秦灭六国的过程

 

秦王扫六合/徐卫民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